查看原文
其他

我听了十几年的下课铃里,藏着贝多芬的意难平

意外编辑部 意外艺术 2021-01-11



【温馨提示】点击下方的播放按键
配合今日推文“食用”,效果更佳

这段旋律是不是听着特耳熟?
 
不夸张的说,这段音乐有很多人是打从娘胎里就开始循环播放收听的。
 
从胎教音乐到家里的门铃电话铃、从学校里的上下课铃声到婚礼、音乐会现场的表演……它几乎承包了我们无数个场合的BGM。
 
请允许我在这里,大声喊出它的名字——

《献给爱丽丝》贝多芬


听过这么多遍的《献给爱丽丝》,你都听出了些什么?
 
我一直以为,它就是一段魔性洗脑的旋律,听完就会不自觉地跟着“噔噔~噔噔噔噔噔噔~噔”。
 
直到在意外人文艺术学院,音乐课的韩嘉天老师告诉我说: 

一个作品,无论是音乐,美术还是雕塑,是艺术家们通过感受去完成的,而不只是通过技法。 作为聆听者来说,我们是不是也要通过感受去体会作品,而不是学习如何听懂音乐? 靠你真实的感受去理解它,把每一次聆听当成一种感受的机会,才能够体会到这个作品背后的一个力量。
 
在他的带领下,我今天想邀请你一起,重新听这首贝多芬《献给爱丽丝》。
 



听《献给爱丽丝》,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一直在重复的这一段旋律:
 

如果你有兴趣数一数会发现,就这短短几秒的旋律在整首曲子里重复了整整16(都快赶上半首曲子)
 
明明你听起来旋律都是一样的,为什么贝多芬要重复那么多次?
 
事实上,《献给爱丽丝》不只是我们印象中简单好听的曲子,还是贝多芬写给爱人的一封情书。
 
▲ 《窗前读信的少女》维米尔 1657年
 
在贝多芬的时代,音乐圈里有个浪漫的事情——

这群音乐家们会把爱人的名字写在音乐里面,然后送给对象。
 
《献给爱丽丝》这首曲子的手稿, 就是学者在整理贝多芬学生泰雷兹书信时发现的。
 
贝多芬在首页上写着:“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,路德维希·凡·贝多芬,4月27日上午。这份曲谱后来抄写交给出版商出版。

▲ 贝多芬学生 泰雷兹·马尔法蒂
 
一直以来,人们都在研究这首曲子究竟是写给谁的。
 
有人说是发现者抄谱时笔误,把“Therese”(泰雷兹)抄成“Elise”(爱丽丝)。

有人说,这里的“爱丽丝”其实指的是德国女高音伊丽莎白·洛克尔或爱丽丝·巴伦斯菲尔德,她们都曾和贝多芬有过一段时间的恋爱关系。
 
但不管这首曲子是写给谁的,可以肯定的是,它是贝多芬写给自己的爱人,甚至是把爱人的名字签到了曲子里头。
 
为什么这么说呢?

每一个音符其实都可以用一个字母来代替。哆瑞咪发梭拉西多对应的字母是CDEFGAB。


当我们把《献给爱丽丝》重复了16次的片段拎出来,对照着字母和简谱来看后,会发现不断循环的几个音中有一个反复出现:E

▲ 《献给爱丽丝》曲谱节选

这首曲子德语Für Elise,又译《献给爱丽丝》。在键盘上,#D其实就是降E,而降E在德语里是(Es)
 
你会发现,贝多芬在循环了16次的旋律里头,音符都始终围绕这个词E
 
他好像就在用这种方式,把自己爱人的名字写在了音乐里,然后呼唤了16次。
  
这声呼唤,或许在呼唤爱人的名字,或许在呼唤我想你,也或许在呼唤——我爱你。
 
这时候回过头,你再听《献给爱丽丝》,才会听见来自贝多芬的情话。
 


当然,如果贝多芬连续不间断地呼唤“爱丽丝”16次,相信这把狗粮我们也会吃撑。
 
一个音乐作品,有20分钟甚至是更久的,他们又要如何安排时间,我们才会愿意继续听下去,不会有听觉疲劳呢?
 
关键就在于作曲家不会总反复一段,而是建立自己的结构,承载起整个作品。
 
贝多芬《献给爱丽丝》就是ABACA的结构。
 
你可以把它理解为贝多芬把这首曲子分成了5个部分,其中出现了3次的A段,也是贝多芬最想让我们倾听和感受的地方,是他一次次呼唤的地方。
 

熟悉的旋律出现在最开始的A段,一次又一次的重复,你还会觉得繁琐吗?

当你开始感受到,这其实是贝多芬在呼唤自己的爱人,那他呼唤个千万次又如何呢?


当来到B段你再听,音乐开始变得轻快起来。

闭上眼睛,你会想到什么样的画面呢?

是和爱人相处快乐的时光,那些恋爱中最甜蜜的瞬间?可马上,回忆就结束了,你再次回到了呼唤里。
 

又一轮呼唤结束后,我们跟着来到了C段。


 
C段你会清晰地听到有一个低音垫在底下迅速地弹奏。你听,这声“梆梆梆梆”像不像贝多芬的心跳?
 
当呼唤了爱人一次又一次,他的心跳正在不断地加快,剧烈的加快。这时候那种感情对他的震颤,已经快要从他的身体中跑出来了。

可这一声声的呼唤,却都无法得到爱人的回音。
 

因为社会身份相差悬殊,贝多芬最后并没有跟学生泰雷兹在一起。
 
在给泰雷兹的信中,贝多芬写道——

告别了,尊敬的泰雷兹,祝愿美好的事物伴随你一生。

请不要忘记我,再也没有什么人像我一样希望你有一个美好、快乐的人生了,尽管你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。

信的落款是“忠诚于你的仆人和朋友贝多芬”。

而《献给爱丽丝》这首曲子,大致就写于他们分手的前后时间。

 
如果这不是在听一个作品,而是在听一段情话,你会感受到完全不一样的《献给爱丽丝》。
 
向爱人表达爱的时候,你心里会不会有无数次的呼唤?

见面的时候,你是不是也会有心跳加速?

回忆起过去的甜蜜或遗憾,你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?
 
当我们听见《献给爱丽丝》是一个感情的呼唤时,我们的每一次聆听,实际上也变成了你自己的呼唤。
 
 


音乐的魅力,大概就在于即使你不懂一件作品在音乐史上的地位,却能感受到音乐背后那个人跟你感同身受的经历。
 
古典音乐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,你并不是孤独的,世界上还有另一个人和你一样,在生活中面对了一样的感受。

这种共鸣被作曲家写在了曲谱里,跨越时间,在演奏中传递给了今天的你。
英国指挥家 西蒙·拉特

这种共鸣和感受,我想,正是作曲家赋予作品独一份的生命力

在几百年过去以后,当这份生命力重新唤醒某一位聆听者的感同身受。这份生命力又将继续延续到下一个百年。
 
《献给爱丽丝》这首歌写给谁的重要吗?

它或许没有那么重要。

真正重要的是在聆听和感受这首歌时,你听到了自己的呼唤和心跳,你在音乐里找到了你自己。
 
我想这时候,“如何听懂古典音乐”就不再是一个问题。


*本文内容源自意外人文艺术学院
韩嘉天《在音乐里找到你自己》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